除了都参加过盖娅自然学校的体验师培训外,小队引导员们还有着环境类、教育类的相关工作经验——
半夏,环境保护公益组织工作8年,做和本地环境议题相关的教育活动;晓雪,科学教育领域工作7年,在盖娅森林幼儿园课程组服务半年,物理学博士;白萝卜,9年支教、互联网教育工作经验,在盖娅博物课课程组服务一年半;七月,8年全职自然教育工作经验,从小喜欢虫子,参加了盖娅所有培训;太阳鸟,7年全职自然教育工作经验,曾经在盖娅夏令营担任过小队引导员;五角枫,环境公益组织创始人&全职自然教育工作3年;杂米,潜水10年,担任潜水教练6年,正在建设环境友善客栈;大叶榄仁,环境教育志愿者7年、全职工作5年,环境教育方向在读博士;有看过《土里不土气》,想来学习绿色生活技能、体验绿色生活的;
绿色生活营以生活为主,生活即教育,那么自己和孩子是一样的,要以身作则的体验。孩子们刚进入营期时,没有劳作的体验、与自然共处的体验、与人相处的体验,需要一些引导;营期后面有了相关经验和技能后,就可以陪伴为主了。第二个角色:作为引导员,也要支持小营员们的体验式学习,让营员进入到营期的不同角色中去;因为仅有体验是不够的,成长不会自动发生。第三个角色:作为研修生,要了解夏令营整体的流程和背后的运作。在营期过程中要秉持的原则是,孩子是活动的主体,可以自己创造;引导员不要安排、指挥孩子、不要代替孩子去体验。不要以自己的经验带孩子去竞争,尽量让每个人的愿望都得到满足,而不是简单的少数服从多数。引导员们对角色的理解和总召的期待很一致呢!看来尊重、接纳、共同学习的氛围已经营造起来了。
营前培训包括户外营地活动基本生活技能训练、体验式学习与突破教育基本理论以及带领儿童活动中的观察和引导技巧。根据引导员的角色,培训的重要内容就是自己的体验,怎么使用生态旱厕、怎么和小狗友好相处、怎么算是走在清晰可见的步道上……培训的第一项重要任务是清理生态旱厕,大家可能都在一席看到了如何使用“大便小便干湿分离生态旱厕”,蚊滋滋示范了如何清理,先清理整理箱里的大便(就是这么简单有效),并且搬运到堆肥桶里。堆肥桶是腌咸菜的味道呢~最后用“搅屎棍”清理整理箱的底部,又是干干净净的可以重复使用的好整理箱了~引导员自己对于“厕所”的刻板印象的突破和自己的体验后并不恶心的感受,以及如何通过劳动让每个人都参与到沃思花园的生态系统循环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培训内容。
生活引导员的角色首先是后勤的保障,更重要的是通过食物采摘、烹煮、餐具整理的过程中达成生活教育的目标,每个小队在承担帮厨任务时达成。因此人人都是生活引导员,小队引导员也要具备生活技能。户外野炊也成为了培训的内容,引导员要分工合作番茄鸡蛋面和黄瓜鸡蛋饼,在工具有限的情况下,自己和同伴合作讨论做饭分工和流程,怎么才能安全有条理又尽量快速还能让大家都有机会去尝试野外做饭。在橙子大厨的神机妙算下,提供的食材所做出来的食物都吃光光了~按需做饭不浪费的可持续生活,就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践行。吃完饭还有洗碗教学,缺水的沃思花园用麦麸洗碗,带油的麦麸喂小鸡,跟小鸡换鸡蛋;麦麸洗后再用水冲,不太油的水进到沃思的污水处理系统,最终进入人工湿地,为其他生物提供栖息地,也能获得更凉爽宜人的小气候~
培训的内容也包括对场地的熟悉和安全风险管理,去盖娅峰布置红外相机时沿途稍微修整一下繁茂的荆棘草木,修出60-80厘米宽可以供一人通过的通道,避免夏令营时扎到人;也不会修剪太多,因为野生动物也要使用这片区域。农夫长角羚也在替换腐朽的手作步道,一同做好场地环境的安全风险管理。小队引导员们还会练习扎帐篷,每组扎四个帐篷再快速收起来,自己通过不断重复的体验式学习的同时检查帐篷的物资是否完备,并且及时补充和检修。
当然还有理论的学习、引导员手册的研读、对营期活动的详细解析和讨论。除此之外,培训和生活也没有截然分开,生活引导员看到菜地的番茄雨后开裂有腐坏的风险,快速抢手做了一批番茄酱罐头,把酸酸甜甜的滋味锁住;第二天就用番茄酱做了美味的番茄蛋汤。在这两天的培训过程中,大家一起熟悉环境、熟悉工作内容,对绿色生活有深切的体验;也会对马上要用到的技能强化训练,马上在营期就可以带动孩子一起做;
对引导员的角色有更清晰的认识,引导员将会成为孩子们生活和工作的陪伴者;
讨论到晚上十点多才结束教研的引导员们,都表示对开营既有期待又有信心!